首页 八字算命易经占卜正文

彖傳原文及譯文

免费算命 易经占卜 2021-08-02 4 0

《彖傳》為《易傳》中的一部分,是解釋六十四卦卦辭的。分《上彖》﹑《下彖》兩篇,內容為論斷六十四卦卦名﹑卦辭的意義。本自成篇,列於經后,今通行註疏本分列於六十四卦,凡卦內"《彖》曰"即是。與《象》﹑《文言》﹑《繫辭》﹑《說卦》﹑《序卦》﹑《雜卦》統稱為《易》之十翼。舊說為孔子撰述。今人考定謂非一人所作。


《彖傳》譯文·上篇

(1—10)卦·乾→履


大哉“乾元”,萬物資始,乃統天。雲行雨施,品物流形。大明終始,六位時成,時乘六龍以御天②。乾道變化,各正性命,保合太和,乃“利貞”。首出庶物,萬國咸寧,③至哉“坤元”,萬物資生,乃順承天。坤厚載物,德合無疆。含弘光大,品物咸“亨”④。“牝馬”地類,行地無疆,柔順“利貞”。君子攸行,“先迷”失道,后順得常。“西南得朋”,乃與類行。“東北喪朋”,乃終有慶。“安貞”之吉,應地無疆⑤。屯,剛柔始交而難生,動乎險中,大亨貞。雷雨之動滿盈,天造草昧,宜建侯而不寧⑥。蒙,山下有險,險而止,蒙。蒙,亨。以亨行,時中也。“匪我求童蒙,童蒙求我”,志應也。“初筮告”,以剛中也。“再三瀆,瀆則不告”,瀆蒙也。蒙以養正, 聖功也⑦。需,須也。險在前也,剛健而不陷,其義不困窮矣。需,“有孚,光亨貞吉”,位乎天位,以正中也。“利涉大川”,往有功也⑧。訟,上剛下險,險而健,訟。訟,“有孚,窒惕,中去”,剛來而得中也。“終凶”,訟不可成也。“利見大人”,尚中正也。“不利涉大川”,入於淵也⑨。師,眾也。貞,正也。能以眾正,可以王矣。剛中而應,行險而順,以此毒天下,而民從之,“吉”又何“咎”矣⑩。比,吉也;比,輔也,下順從也。“原筮,元永貞,無咎”,以剛中也。“不寧方來”,上下應也。“後夫凶”,其道窮也⑾。小畜,柔得位而上下應之,曰小畜。健而巽,剛中而志行,乃“亨”。“密雲不雨”,尚往也。“自我西郊”,施未行也⑿。履,柔履剛也。說而應於乾,是以“履虎尾,不咥人”。亨,剛中正履帝位而不疚。光明也⒀。


註釋: ①彖:《繫辭》:“彖者,材也。”材通裁,有裁斷義。裁斷一卦之義的文辭叫彖辭。 ②此釋《乾》卦“元亨”之義。大:陽為大,乾六爻純陽故曰大。元:《乾》卦卦辭,當訓為始。《文言》:“乾元者,始而亨者也。”《公羊傳》曰:“元年者何?君之始年也。”資:取。統:本,屬。“夫統者,屬也。”(《魏志管輅傳》注引輅別傳)此是說六十四卦皆受始於乾,猶萬物之生本屬於天。萬物:本指自然界萬物,此處實指代表萬物的六十四卦,即《繫辭》:“二篇之策,萬有一千五百二十,當萬物之數。”施:布。品:《說文》:“品,眾庶也。”大明《禮記?禮器》:“大明生於東,月生於西。”鄭注:“大明,日也。”《彖》曰:“明出地上,順而麗乎大明。”即是其證。大明終始:指《乾》卦初爻到上爻皆為陽,始終有日普照。終,謂上爻。始,謂初爻。六位:指六個爻位。時成:指每一爻皆有時。如位於初則“潛”,位於五則“飛”,位於上則“亢”等。六龍,指六個陽爻。以龍喻陽。《乾》為六陽,故稱六龍。御:駕御。 ③此釋《乾》卦“利貞”之義。各正性命:指各守性命之正。正,是釋“貞”。性命,指本性。《荀子?正名》:“生之所以然者謂之性。”《禮記?本命》:“分於道謂之命,形於一謂之性,化於陰陽象形而發謂之生,化窮盡謂之死,故命者,性之終也”。保:常存。和:和合,中和。此釋“利”。“利者,義之和也”(《文言》)。首:始。庶:眾。咸:都。筆者以為,此“首出庶物”,即“萬物資始”,而“保合太和”。故“萬國咸寧”。 ④此釋《坤》卦卦辭“元亨”。至:極。《說文》:“鳥飛從高至地也。從一,一猶地也”。故《坤》“元”曰“至”。承:受。疆:一本作“壃”。指邊際。含弘光大:此言坤動靜之性。游酢曰:“靜翕故含弘,動辟故廣大。”(《周易費氏學》引)此說合《繫辭》“夫坤,其靜也翕,其動也辟,是以廣生焉”。弘,大。光,廣。 ⑤此釋《坤》卦卦辭:“利牝馬之貞,君子有攸往,先迷后得主。利西南得朋,東北喪朋。安貞吉。”牝馬地類:指牝馬屬坤陰類。牝馬,母馬。馬本為陽性,坤言牝馬則屬陰性,故稱“地類”。坤為地:地類即坤類也。失道:失去坤道。乃與類行:是對“西南得朋”的解釋。案《說卦》西南為坤位,故往西南與陰類同行。類,指陰類,即“西南得朋”。乃終有慶“是對東北喪朋”的解釋。東北雖然喪朋,但案《說卦》東北為艮位,艮有“成終”之義;又東北艮為陽,故坤往東北,即是陰從陽,故有“慶”。應:合。虞翻以月體納甲之說釋“乃與類行”,“乃終有慶”。虞氏曰:“謂陽得其類,月朔至望。從震至乾,與時偕行,故‘乃與類行’。”“陽喪滅坤,坤終復生,謂月三日震象出庚,故‘乃終有慶’。此指說易道陰陽消息之大要也。謂陽三日變而成震出庚,至月八日成兌見丁,庚西丁南,故‘西南得朋’,謂二陽為朋,故兌‘君子以朋友講習’之。《文言》曰:‘敬義立而德不孤。’《彖》曰:‘乃與類行。’二十九日消乙入坤,滅藏於癸,乙東癸北,故‘東北喪朋’,謂之以坤滅乾,坤為喪故也。”引虞氏之說以備參考。 ⑥此釋《屯》卦卦名與卦辭之義。剛柔始交而難生:《序卦》:“屯者,物之始生也。”故曰“剛柔始交”。“屯”字象草木初生,勾而未舒,故有“難”之義。從卦象看,《屯》卦下震上坎,下震為乾坤所生,“乾剛坤柔”,故為“剛柔始交”。上坎為險,故曰“難生”。動乎險中:《屯》卦下震為動,上坎為險。雷雨之動:《屯》卦震為雷,坎為雨。滿盈:《序卦》“屯者,盈也”。造:生。草昧:指萬物萌芽狀態。吳翊寅曰:“草昧《漢書敘傳》引作‘屮昧’。《說文》:‘屮,艸木初生也。’古文或以為艸字讀若徹。屯,從屮貫一,象草木萌芽也,通徹地上。董遇雲:草昧,微物也。即所謂艸木之萌芽也。昧古文也作末,《毛詩》疏雲:‘昧者,木生根也。’《說文》:‘木上曰末,從木一在其上。’一即地也。此言屯時,萬物方萌芽也。”(《周易費氏學》引) ⑦此釋《蒙》卦卦名與卦辭之義。山下有險:《蒙》卦下坎上艮。艮為山,坎為險。險而止:《蒙》卦下坎為險,上艮為止。時中:於其時而適中。時,指卦爻之時。匪:非。童蒙:幼稚蒙昧之人。志應:二五其志相應。《蒙》九二為陽,六五為陰,故二五之志相應。初筮告:第一次占筮則告訴(吉凶)。初,第一次。筮,占筮。剛中:《蒙》九二為陽剛居中,以示告而有節。再三瀆,瀆則不告:再三(來占問)是瀆慢(占筮),瀆慢則不告訴(吉凶)。瀆,褻瀆。聖功:聖人之功。 ⑧此釋《需》卦卦名與卦辭之義。須:待。險在前:《需》卦下乾上坎,坎為險在上,故“險在前”。剛健而不陷:《需》卦下乾為剛健,上坎為陷。雖然前有險,但因乾剛健,遇險而能通,故“不陷”。孚:誠信。天位:五為天位。此指《需》卦九五之剛居天位。正中:九五以陽居陽為“正”,為外卦中爻故曰“中”。往有功:五多功,故前往必有功。 ⑨此釋《訟》卦卦名與卦辭之義。上剛下險:《訟》卦下坎上乾,乾為剛在上,坎為險而在上。險而健:《訟》下坎為險,上乾為健。窒惕:後悔害怕。窒,通“咥”,訓為覺悔。惕,恐懼。“窒惕”帛《易》作“洫寧”。剛來而得中:此指《訟》九二爻自外卦乾而生來居內卦之中。《訟》外卦為乾,內卦為坎,案《說卦》坎是乾坤交索而得,故(九二之)“剛來而得中。”終凶:最終有凶。訟不可成:指在爭訟中不能取勝。中正:九五居中而得位,而有中正之德。入於淵:陽來居坎中,坎在下,故為“淵”。 ⑩此釋《師》卦卦名,卦辭之義。眾:《師》下坎上坤,坤為眾,坎亦為眾。《國語?晉語》:“坎,水也,眾也。”剛中而應:《師》卦九二為剛處中,六五應之。行險而順:《師》卦下坎為險,上坤為順。毒:本指一種害人之草,可以做藥物治病,后引申為治理。《老子》所言“長之育之,亭之毒之”即是此意。 ⑾此釋《比》卦卦名與卦辭之義。吉:《雜卦》曰“比樂”,故比為“吉”。輔:親輔。《比》下坤上坎,坤為地,坎為水,水在地上,不容有間。故為“輔”。下順從:《比》卦下為坤,二三四互體也為坤,坤為順而在下,故曰“下順從”。原筮:再筮。原,再一次。元永貞:開始永守正道。剛中:九五以陽剛居中。不寧方來:不安寧之事并行而來。方,俞樾雲:“方,並也。”上下應:指上下五陰應九五。後夫凶:後來的人有凶。其道窮:上六居卦之上,又乘五陽,故曰“其道窮”。 ⑿此釋《小畜》卦名與卦辭之義。柔得位:《小畜》六四之陰居陰位。柔,指六四。上下應之:上下五陽相應。健而巽:《小畜》下乾上巽。乾為健,故曰健而巽。巽,一本作“遜”。巽、遜音同而相通。《文選?魏都賦》“巽其神器”,注云:“遜與巽同。”《說文》:“遜,遁也。”《廣雅》訓“巽”為順。故二者其義相同。剛中而志行:二五之陽居中故“剛中”,陽性為動,故“志行”。密雲不雨:陰雲密布而不下雨。尚:上。尚往,指(雲)向上而行。自我西郊:指雲起自我方西郊。施:《彖》釋《乾》有“雲行雨施”,釋《益》有“天施地生”,皆謂降雨此處“施未行”,乃指“密雲不雨”。 ⒀此釋《履》卦卦名與卦辭之義。柔履剛:古者有二解:(一)《履》下兌上乾,兌為柔,乾為剛,兌之柔履行乾之剛。(二)《履》六三為柔,六三履行於五剛之中。筆者認為,前者以卦而言,後者以爻而言,二說雖不同,但皆有據,當兼用二義。說而應乎乾:《履》下兌上乾,兌為說在下,乾剛在上,二者相應。履虎尾“踩老虎尾巴。不咥人:不咬人。咥,咬。剛中正”九五陽剛居中得正。帝位,五為帝位。疚,一本作“疾”。《論語?顏淵》:“子曰:‘內省不疚,夫何憂何懼’。”“疚”顯有憂懼不安、追悔之義。 今譯: 偉大呵,乾元!萬物就是因為有了它才開始,故而本於天。雲氣流行,雨水布施,眾物周流而各自成形,陽光運行於(乾卦)終始,六爻得時而形成,時乘(《乾》卦六爻)的六龍,以駕御天道。(本於天的)乾道在變化,(萬物)各自正定其本性與命理,保全住太和之氣,才能“利貞”。始出眾物,萬國皆得安寧。至極呵坤元,萬物依賴它而生成,故順承天道。坤用厚德載養萬物,德性(與天)相合而無邊無際,(坤道)能包含寬厚而廣大,眾物全得“亨通”。“牝馬”屬於地類,奔行於地而無邊,(它)柔順而宜於守正,君子有所往,“先迷”而失其道,“后”柔順而得其道。“西南得到朋友”,則是與朋友同行,“東北喪失朋友”,最終將有吉慶。“安於守正”之吉,是因為(天道)應合地道而無邊。屯,剛柔始相交而難以生成,動於險難之中。盛大“亨通而守正”,雷雨震動充滿(天地之間),天始造化,萬物萌發,(此時)適宜於封建諸侯,但將不安寧。蒙,山下有險難,知有險難而終止,故為蒙,蒙,亨通。以亨道行動,隨時而得中。“不是我求童蒙,而是童蒙求我”。志向同而相應。“初次占筮則告訴(其吉凶)”,是因得剛中之道。“再三占筮(是對占筮的)褻瀆則不告(其吉凶)”。這種褻瀆怠慢,是蒙昧(的表現)。將蒙昧培養入正道,這正是聖人的功績。需,等待。危險在前方,有剛健而不會陷入,其義為不困窮。需,“有誠信廣大亨通,而占問吉利”,(九五爻)位於天子之位,故居正而得中道。“宜於涉越大河”,前往可以建功立業。訟,上有(天之陽)剛下有(坎之)陷險,有險難而得剛健,故為訟。訟,“有誠信,後悔害怕,在爭訟中得吉”。陽剛來而得中位。“最終有凶”,爭訟沒有取勝。“適合見有權勢的人”,這是崇尚中正之德。“不宜涉越大河”,(此指將)入於深淵。師,為眾,貞,為守正道。若能使眾人皆行正道,則可以主天下了。(《師》九五)以陽剛居中而應眾陰,行於險難而順利。以此道治理天下,而得民眾順從它。此乃“吉祥”,又有何“咎災”。比,為吉比,有親輔之義。居下而能順從。“再次占筮,開始永守正道,無災害”,(九五)以剛而得中。“不安寧的事情將并行而來”,上下(眾陰)親比而相應和。“後來的人有凶”。此指比道到此窮盡了。小畜,陰柔得位而上下(眾陽)應和,故曰小畜,剛健而遜順,(九二九五)陽剛居中皆志於行施,故“亨”。“烏雲密布而不下雨”,此雲向上行。“雲從我西郊而來”,雲布施而雨未下。履,陰柔踐履陽剛。悅而順應於乾,所以“踩了老虎尾巴(老虎)不咬人,亨通”。(九五)以剛健中正之德居帝王之位,而不負疚後悔,(盛德)光明正大。


(11—20)卦·泰→觀


泰,“小往大來,吉,亨”,則是天地交而萬物通也;上下交而其志同也;內陽而外陰;內健而外順;內君子而外小人。君子道長,小人道消也。①“否之匪人,不利君子貞,大往小來”。則是天地不交而萬物不通也;上下不交而天下無邦也;內陰而外陽;內柔而外剛;內小人而外君子,小人道長,君子道消也。②同人,柔得位得中,而應乎乾,曰同人。同人曰“同人於野,亨,利涉大川”,乾行也。文明以健,中正而應,“君子”正也。唯君子為能通天下之志。③大有,柔得尊位大中,而上下應之,曰大有,其德剛健而文明,應乎天而時行,是以“元亨”。④謙,“亨”。天道下濟而光明,地道卑而上行。天道虧盈而益謙。地道變盈而流謙,鬼神害盈而福謙,人道惡盈而好謙。謙尊而光,卑而不可逾,“君子”之“終”也。⑤豫,剛應而志行,順以動,豫。豫,順以動,故天地如之,而況“建侯行師”乎。天地以順動,故日月不過,而四時不忒。聖人以順動,則刑罰清而民服,豫之時義大矣哉。⑥隨,剛來而下柔,動而說,隨。大“亨貞無咎”,而天下隨時,隨時之義大矣哉。⑦蠱,剛上而柔下,巽而止,蠱。“蠱,元亨”,而天下治也。“利涉大川”,往有事也。“先甲三日,后甲三日”,終則有始,天行也⑧。臨,剛而浸長,說而順,剛中而應,大“亨”以正,天之道也。“至於八月有凶”,消不久也。⑨大觀在上,順而巽,中正以觀天下,觀。“盥而不薦,有孚顒若”,下觀而化也。觀天之神道,而四時不忒。聖人以神道設教,而天下服矣。⑩


註釋: ①此釋《泰》卦卦名卦辭之義,反映了《彖》作者的一種交感變化思想。泰:通。天地交:《泰》卦下乾上坤,乾為天,坤為地,天居下,地居上,象天陽之氣下降,地陰之氣上升,故曰“天地交”。上下交:乾為君,坤為眾,《泰》卦君居下,而民居上,象上下交心。內外:是釋卦辭“往”“來”之義。內即內卦,外即外卦。陰陽、健順、君子小人:是釋卦辭“大”“小”之義。從卦象看,《泰》卦下乾上坤,乾為內卦,坤為外卦,乾為陽,其性健,為君子,有“大”之義;坤為陰,其性順,為小人,有“小”之義。君子道長、小人道消:乃就爻而言。《泰》卦三陽居下,有漸長之勢,故為“君子道長”;三陰居上,有消退之勢,故為“小人道消”。“君子道長,小人道消”顯系由《泰》而變《大壯》,這就清楚地表達了戰國時代人們的卦變思想,從而揭示了一個重要的事實,即卦變之說早在作《彖》之前已經有之。 ②此釋《否》卦卦名卦辭之義。《否》卦下坤上乾,其卦辭與《泰》卦相反。故《彖》之釋亦相反,它反映《彖》作者天地陰陽閉塞不交的思想。(略) ③此釋《同人》卦名卦辭之義。同人:即同仁。人、仁通。柔得位得中:六二以陰居陰曰“柔得位”,六二處《同人》內卦之中故曰“得中”。應乎乾:指六二應外卦乾。乾,指《同人》外卦乾。《周易折中》認為此“乾”為陽之通稱,恐有失。案《履》之《彖》“說而應乎乾”,很顯然指《履》卦外卦乾。同人於野:與人志同於曠野之中。野,曠野,效外曰野。乾行:乾道。《爾雅》釋“行”為道。文明以健:《同人》內卦離為文明,外卦乾為健。中正而應:《同人》二五居中得正而相應。唯:猶獨。 ④此釋《大有》卦名與卦辭之義。柔得尊位大中:六五以柔居陽位而處卦之上中。柔,六五。尊位,五位。大中,五為陽而居上中故為“大中”。上下應之,指上下五陽應之。剛健而文明:《大有》下乾上離,乾為剛健,離為文明。應乎天而時行:指日順應天而隨四時運行。《大有》離為日,乾為天。 ⑤此釋《謙》卦卦名卦辭之義。天道下濟而光明,地道卑而上行:《謙》卦下艮上坤,艮為陽卦,得乾陽而生,而乾為天道,為大明。艮在下,故曰“天道下濟而光明”。坤為地,本在下而《謙》卦卻在上,故曰“地道卑而上行”。“下濟”與“卑”皆釋謙之義。“光明”、“上行”皆釋“亨”之義。虧:損。盈:滿。變:傾壞。流:流注。由“天道虧盈而益謙”看,顯指月盈則食,故通讀上下文義,“謙”字在此用於天道,地道似以解作欠字,於義更勝。福:《釋文》引京氏作“富”。案《郊特性》:“富也者,福也。”《詩?瞻仰》傳曰:“富,福也。”《釋名》:“福,富也。”故富與福通假。又案上“益謙”與“流謙”對文,此當從京氏作“富”為勝。後漢劉修碑“鬼神富謙”即是其證。謙尊而光,卑而不可逾:王引之注:“尊讀撙節退讓之撙,尊之言損也,小也。光之言廣也,大也。尊而光者,小而大;卑而不可逾者,卑而高也。”又說:“天道下濟而光明,猶此言,尊而光也,地道卑而上行,猶此言,卑而不可逾也。”(《經義述聞》)王氏之說極確,應從之。逾,高而不可越。 ⑥此釋《豫》卦卦名卦辭之義。剛應:《豫》卦九四之剛為群陰所應。順以動:《豫》下坤上震,坤為順震為動。如:從。姚永朴曰:“如,從也。”行師:指出兵作戰。過:失度。忒:差錯,忒一本作“貣”,忒、貣二者通。天地以順動:案俞樾之說,“乃古說也。《文選》注引《春秋元命苞》雲“‘天左施,地右轉。’《河圖》雲:‘地有四游,冬至地上行,北而西三萬里。夏至地下行,南而東三萬里。春秋二分是其中矣。’地常動不止,而人不知。譬如閉舟而行不覺舟之運也。是古說天動地亦動也。”時義:一卦之時所含的意義。 ⑦此釋《隨》卦卦名卦辭之義。剛來而下柔:先儒多解,(一)《隨》卦下震上兌,震為剛,兌為柔,剛在柔下。(二)《隨》從《否》卦而來,《否》之上九與初六互換而成為《隨》,故就爻而言,剛來而柔下。(三)《隨》是從蠱變來,隨之初九自《蠱》上九而來,故剛來而下柔。筆者認為第二種說法較勝。《彖》中表現出的卦變思想,往往無定法可循,比較複雜,先儒曾就此作過種種探討與解釋,皆難圓通,故並列上說,由讀者明辨。動而說:《隨》卦下震為動,上兌為說。隨時之義:筆者疑當為“隨之時義”。案《彖》釋《豫》“豫之時義”,釋《遯》“遯之時義”釋《姤》“姤之時義”,釋《旅》“旅之時義”,故此當與《彖》釋四卦格式相同。 ⑧此釋《蠱》卦卦名卦辭之義。蠱:訓為惑亂,事。伏曼容曰:“蠱,惑亂也。萬事從惑而起,故以蠱為事也。”(《周易集解》引)《尚書?大傳》雲:“乃命五史以書五帝之蠱事。”《易傳》多訓蠱為事。如《彖》釋《蠱》:“‘利涉大川’,往有事也。”《序卦》:“蠱者,事也。”剛上而柔下:《蠱》卦一陽由下而上,故曰“剛上”。一柔由上而下,故曰“柔下”。巽而止:《蠱》卦下巽上艮,艮為止。先甲三日,后甲三日:先儒有爭議:有說先甲三日為辛、壬、癸日,后甲三日為乙、丙、丁日者;有說先甲三日為辛日,后甲三日為丁日。案《漢書?武帝紀》:“望見泰一,修天文襢,辛卯夜,若景光十有二明,易曰:‘先甲三日,后甲三日。’朕甚念年歲未咸登,飭躬齋戒,丁酉拜況於郊。“即祭日用丁與辛。故以後者為是。天行:即天道。 ⑨此釋《臨》卦卦名卦辭之義。剛浸而長:《臨》二陽爻居下,有上長趨勢。說而順:《臨》卦下兌為說,上坤為順。剛中:九二陽剛居中。消不久:陰消不久(將至)。 ⑩此釋《觀》卦卦名卦辭之義。大觀在上:《觀》二陽在上,為下四陰所觀。陽為大,陰為小,故曰“大觀在上”。順而巽:《觀》卦下坤上巽,坤為順,故曰順而巽。中正:九五居中而得正。盥而不薦:祭前先洗手自潔,不必奉獻酒食以祭。盥,古祭典前洗手謂之盥,薦,奉獻酒食以祭。顒若:崇敬仰慕之貌。下觀而化:在下而觀示其上得以感化。化,即“德博而化”之化。神道設教:古代帝王效法天道變化至神而建廟堂,供奉鬼神,舉行祭祀,讓人們敬畏服從,以此達到教育感化民眾的目的。 今譯: 泰,“小(陰)去而大(陽)來,吉祥亨通”。 則是天地(陰陽之氣)交感而萬物通達生長,(君民)上下交感而其心志相同。內(卦)陽剛而外(卦)陰柔;內(卦)剛健,外(卦)柔順,內(卦)為君子,外(卦)為小人。君子之道盛長,小人之道消退。“閉塞阻隔的不是其人,(此占)不利君子,大(陽)往小(陰)來”。則是天地之氣不能互相交感而萬物阻隔(不能生成),(君民)上下不相交感而天下沒有邦國。內(卦)陰柔,而外(卦)陽剛;內(卦)柔順,而外(卦)剛健;內(卦)為小人,而外(卦)為君子。小人之道盛長,君子之道消退。同人,(內卦)陰柔得位而居中,與(外卦)乾相應。(天與火同性)故曰同人。《同人》卦說:“於郊野與人同志,亨通,利於涉越大河”。乾之陽道利行,文明而且剛健,(二五)處中得正而相應,此為“君子”之正道。唯有君子才能通達天下人的心志。大有,陰柔得尊位而居(九四爻與上九爻與兩陽爻之)中,而上下諸陽皆相應它,故曰“大有”。其德性剛健而又文明,順應於天並因時而行,所以“開始即亨通”。謙,“亨通”,天道下施(於地)故(萬物)光明,地道卑下而(萬物)向上生長,天道虧損盈滿而增益欠缺,地道變換盈滿而流注補益欠缺,鬼神禍害盈滿而致富於謙虛,人道厭惡盈滿而喜歡謙虛。謙道,尊讓而使自己變得光明高大,處卑下(而高)不可逾越。此為是君子(德性修養)的“終”極。豫,陽剛(為陰柔)所應,其志才能行施,順從其性而動,這就是豫。豫,順性而動,所以天地都遵從這一規律,更何況“封建諸侯,出兵打仗”這些事情呢!天地順乎時而動,故日月運行不失其度,而四時更替亦無差錯。聖人順乎天時而動,則刑罰清明而萬民服從。豫卦時所包含的意義,太大啦!隨,陽剛(自外卦)來而居內卦陰爻之下,動而喜悅,所以稱隨。“大道通順而得正無咎”,天下萬物皆隨時而(變化)。隨卦時所含有意義,太大啦!蠱,陽剛居上位而陰柔居下位,遜順而知止,所以為蠱。“蠱,開始亨通”,而天下大治。“適宜涉越大河”,前往當有事發生。“甲前三日(辛日),甲后三日(丁日)”。(月之盈虧,日之出沒)都是有終必有始,這是天道運行的規律。臨,陽剛浸潤面增長,喜悅而順從,陽剛居中而有應。在大的“亨通”下仍守其正,這(才體現了)天道呵!“到了八月有凶事發生”,陰消退不久(將至)。(陽)大在上(為四陰所觀),順從而遜讓。(九五)又以中居正而觀天下,故為觀。“祭前洗手,而不必奉獻祭品以祭神,心存誠信而崇敬之貌可仰”,下(陰)觀示上(陽)而感化。觀示天之神道,而四時更替不出差錯。聖人用神道來設立教化,天下萬民皆順服。


(21—30)卦·噬嗑→離


原文:頤中有物,曰噬嗑。噬嗑而“亨”,剛柔分,動而明,雷電合而章。柔得中而上行,雖不當位,“利用獄”也。①賁,“亨”,柔來而文剛,故亨;分剛上而文柔,故“小利有攸往”。[剛柔交錯],天文也;文明以止,人文也。觀乎天文,以察時變;觀乎人文,以化成天下②。剝,剝也,柔變剛也。“不利有攸往”,小人長也。順而止之,觀象也。君子尚消息盈虛,天行也③。復,‘亨’,剛反,動而以順行。是以“出入無疾,朋來無咎”。“反覆其道,七日來複”,天行也。“利有攸往”,剛長也。復,其見天地之心乎!④無妄,剛自外來,而為主於內,動而鍵,剛中而應,大“亨”以正,天之命也。“其匪正有眚,不利有攸往”,無妄之往何之矣?天命不祐,行矣哉?⑤大畜,剛健篤實,輝光日新。其德剛上而尚賢,能止健,大正也。“不家食吉”,養賢也。“利涉大川”,應乎天也。⑥頤“貞吉”,養正則吉也。“觀頤”,觀其所養也。“自求口實”,觀其自養也。天地養萬物,聖人養賢以及萬民。頤之時大矣哉。⑦大過,大者過也。“棟橈”,本末弱也。剛過而中,巽而說,行。“利有攸往”,乃“亨”。大過之時大矣哉。⑧習坎,重險也。水流而不盈,行險而不失其信。“維心亨”,乃以剛中也。“行有尚”,往有功也。天險,不可升也;地險,山川丘陵也。王公設險,以守其國。險之時用大矣哉。⑨離,麗也,日月麗乎天,百穀草木麗乎土,重明以麗乎正,乃化成天下,柔麗乎中正,故“亨”,是以“畜牝牛吉”也。⑩


註釋: ①此釋《噬嗑》卦卦名與卦辭之義。頤:腮。噬:嚙。以齒咬物為噬。嗑:合。噬嗑即口中有物嘴嚼之。先儒以為《噬嗑》$外剛中虛,頤口之象,中有一剛為“頤中有物”。口中有物隔其上下不得嗑,必嚙之則得合,故為噬嗑。物:指九四。剛柔分:剛柔相間,分居內外卦。動而明,《噬嗑》下震上離,震為動,離為明。雷電合而章:《噬嗑》下震為雷為動,上離為電,為明。動而明,雷電並起象,故為“合”。《淮南子?墜形》雲:“陰陽相簿,為雷,激揚為電。”章:明。柔得中而上行:六五之柔居中而在上行。柔,指六五。不當位:六五以陰居陽位。利用獄:適合於處理刑獄之事。 ②此釋《賁》卦卦名及卦辭之義。柔來而文剛:《賁》六二之柔自上來與下剛相雜。文,陰陽相雜,純陰純陽無文可言。《繫辭》:“物相雜故曰文。”物,在《易》即爻,《繫辭》“爻有等故曰物”。分剛上而文柔:《賁》上九是分內卦一剛而居上與上柔相雜。剛柔交錯:王弼、郭京、孔穎達、朱熹等人均認為在“天文”上脫“剛柔交錯”一句。案上下文義,甚是,故補之。文明以止:《賁》下離為文明,上艮為止。 ③此釋《剝》卦卦名與卦辭之義。剝:剝落。柔變剛:《剝》五陰上長剝落一陽。變,剝落,傾壞,如《彖》釋《謙》“地道變盈而流謙”即是此義。小人:指五陰。順而止之:《剝》下坤上艮,坤為順,艮為止。觀象,指《剝》卦順而止之性,是觀示天象,即觀察在象,一要順從,一要靜視(止)。消息:消退與生息。盈虛:盈滿與虧虛。 ④此釋《復》卦卦名與卦辭之義。剛反“《復》卦一陽居五陰之下,象陽經陰剝落而復返於初。動而以順行:《復》卦下震為動,上坤為順。七日來複:稱儒多解,主要有:(一)一陽氣始,終於《剝》,至陽氣來《復》,需經七月,(二)以五月《姤》卦一陰生,至十一月《復》卦一陽生。凡經七月,歷七次變化。“月”《詩?豳風》稱“日”故曰“七日”。(三)以《坎》、《震》、《離》、《兌》四正卦,每卦六爻,每爻主一氣,其餘六十卦,共三百六十爻,分主一年三百六十日又四分之一,因而一卦主六日七分,即 365 1/4日×1/60 = 6 7/80日 此近七日,即七日之源。(四)以十月末,純《坤》用事,《坤》卦將盡,則《復》陽來,隔《坤》一卦六爻為六日,《復》來成《震》,一陽爻生共為七日。以上四說,似第一說為勝。剛長:《復》卦一陽居下有上長之勢。天地之心,指天地生物之心,《繫辭》雲:“天地之大德曰生”。天地生物之心在於動,“天地$緼,萬物化醇。”《復》卦一陽初動於下,故“復其見天地之心。” ⑤此釋《無妄》卦卦名與卦辭之義。剛自外來而為主於內:《無妄》初九之剛是從外卦乾而來而為內卦之主。剛,指初九。外,外卦。外卦為乾,案《說卦》內卦震是乾坤交索得乾一陽而成,故初九“自外來”。內,內卦。動而健“《無妄》下震上乾,震為動,乾為健。剛中而應:九五之剛居中而應六二。其匪正有眚:若不守正道則有災異。匪,非。眚,本指眼有病。此指災。何之:何往。之,適、往。行矣哉:疑問句,指豈敢行?即不可以有行。 ⑥此釋《大畜》卦卦名與卦辭之義。剛健篤實:《大畜》下乾上艮,乾為剛健,艮為“成”,“成言乎艮”(《說卦》),故為篤實。輝光:朝日為輝,日中為光。輝,《釋文》、《石經》並作“煇”;《說文》無“輝”字。此句古人有不同的讀法,鄭玄讀:“剛健篤實,輝光日新,其德剛上而尚賢。”案《魏志?管輅傳》注引輅別傳:“易言剛健篤實,輝光日新。”當以鄭氏讀法為勝。剛上:《大畜》一陽剛居上。能止健:《大畜》下乾上艮,乾為健,艮為止。不家食:不食於家,而是食祿於朝。養賢:與前“尚賢”義相同。均指《大畜》上為陽爻,有“尚賢”、“養賢”之義。應乎天:指六五應乎乾。《大畜》內卦為乾。 ⑦此釋《頤》卦卦名與卦辭之義。頤:本指兩腮,此引申為養,《序卦》:“頤,養也。”自求口實:自己求得食物,以充其口,此指自己謀生。自養:自己養活自己。 ⑧此釋《大過》卦卦名與卦辭之義。大:指陽而言,陽為大。過:有越,差,誤等義。棟橈:棟樑彎曲。本末弱:《大過》初上兩爻為陰爻,初為本,上為末、陰爻為柔弱,故“本末弱”。剛而過中:《大過》雖陽過,但二五兩陽居中。巽而說:《大過》下巽上兌,兌為說。 ⑨此釋《坎》卦卦名與卦辭之義。重險:《坎》上下皆坎,坎為險,故有兩險相重之義。重,是釋“習”。水流而不盈:《坎》陽動於陰中故曰流,陽陷入二陰之中故“不盈”。不失其信,是釋卦辭“有孚”。維心亨:經文原文是“有孚維心亨”,其義為有誠系之於心,亨通。剛中:二五之陽居中。尚:賞。功:是釋“尚”。 ⑩此釋《離》卦卦名及卦辭之義。麗:依附。土:一本作“地”,案《易傳》多以天地相稱,故作“地”為勝。重明以麗乎正:《離》卦上下皆為離,離為明,故曰“重明”,內卦三爻皆得正位,故曰正。此是說外卦重明依附於內卦之正。柔麗乎中正:《離》卦六二、六五居中,六二得正。畜牝牛吉:畜養母牛得吉。牝,母。 今譯: 腮中含物,叫做噬嗑,噬嗑而能“亨通”,陽剛陰柔分佈(內外),動而光明,雷電相合而彰明。(六五)陰柔得中位而上行,雖然它所處的爻位並不當位,但是“宜用於斷刑獄”。賁,“亨通”,陰柔(六二爻)來與下剛相雜,所以“亨通”。分(內卦一)陽剛上來與陰柔相雜,故“有小利而可以前往”。(日月)剛柔相互交錯,為天文;得文明而知止(於禮義),這是人文。觀看了天文,可以察知時節變化;觀於人文,可以教育化成天下。剝,剝落。陰柔剝而變陽剛。“不宜有所往”,小人正盛長。順從(天道)而知止,這是觀察了天象。君子崇尚陰陽的消息盈虛之理,這是順天而行。復“亨通”,陽剛復返(於初)。動則順時而行。所以“出入沒有疾病,朋友來而無咎害”。“往來反覆其道,經七日而來歸於初”,這是天道的運行。“利有攸往”,(是因)陽剛盛長。從〈復〉卦中,大概可以顯現天地運行的規律吧!無妄,陽剛(初九)自外卦來而主(於內卦),動而剛健,(九五)陽剛居中而應(六二),有大的“亨通”。因行正道。這是天命呵!“其不正則有災,不利有所往”。沒有希望的行動,何所去?天命不保佑,豈敢行動?大畜,得剛健篤實,光輝日日增新,其德陽剛在上而尊尚賢人,能止剛健(而畜養之),這就是大的正道。“不食於家”,尊養賢士。“宜於涉越大河”,順應天道。頤,“守正道則吉”。養正則有吉祥。“觀頤”,觀察其所養。“自己**口中之食”,是觀察自己的謀生之路。天地養育萬物,聖人養育賢人以及萬民百姓。頤時(包含的意義),太大啦!大過,大(陽)盛過於(陰)。“棟樑彎曲”,(說明了)本與末皆柔弱。陽剛過盛而處中,遜順喜悅而行動。“利於有所往”,所以“亨通”。《大過》之時,(其義)太大啦!習坎,有雙重危險。水流動而不盈溢,歷盡危險而不失誠信,“維繫於心,亨通”,這是因有剛中之德。“行動有獎賞”,前往必有功效。天險,不可登越;地險,指山川丘陵。王公(觀象)設置險阻,來守衛自己的邦國。坎險時的功用太大啦!離,為附着。日月依附於天(而光明),百穀草木依附於地(而生長),(日月)重明而依附於正道,才化育生成天下(萬物)。陰柔依附於中正(之道),所以“亨通”。因而“畜養母牛,吉祥”。



原地址:https://3833999.com/yjzp/158141.html
点击阅读全文
版权声明
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声明:部分内容来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!
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