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八字算命易经占卜正文

彖者 言乎象者也 爻者 言乎變者也

免费算命 易经占卜 2021-08-02 2 0

  彖者 言乎象者也 爻者 言乎變者也

  “彖”是彖辭;“象”在此不是指《彖傳》,彖辭在這裏而 是指“卦辭”。“爻”《繫辭》稱辭為爻,不是指爻畫。

  《易經》難讀、難懂的原因有二: 一是文辭多隱語、比喻, 含義模糊,又富於占筮語言和專用字,名式不整。如以常規的 語言習慣讀之,則會墜入雲里霧中,彷徨莫解。二是不僅文字 關難過,更令人傷腦筋的是除咀嚼文辭之外,還必須思索象數, 玩象觀數,配合文辭,從中體會其深理奧義。不徹底了解象數, 即無法吃透文辭。這一問題看似簡單,實際上很複雜。

  在《易》學史上,學《易》最通而收穫最大的,首先肯定的就是孔子。孔子從學《易》中的心得和體會最深。他在《繫辭》下傳中說:“書不盡言,言不盡意……聖人立象以盡意,設卦以盡情偽,繫辭焉以盡其言,變而通之以盡其利,鼓之舞之 以盡神。”孔子這段話的意思是說,《易經》用文字無法完全表 達語言,語言又無法完全表達思想,為了克服這種缺欠,聖人便製作圖像以完全表達思想,設置卦形藉以表達善惡真偽,附綴文辭藉以完全表達語言。又使卦與爻極盡變化而互相融通, 完全發揮其有利作用以鼓舞人們,並能充分發揮其神妙莫測的 作用。簡言之,孔子是通過象數與文辭的結合與互助,充分表達人間的善惡真偽及變化,從而起到鼓舞人們的有利作用。孔子這段話為後學者提出了一個學《易》的正確路線,即從象、 數、文辭的結合中學《易》,而不可偏廢。

  文王為八卦作的《卦辭》,孔子為《易經》作的十翼有彖辭、爻辭、象辭等。

  卦辭:就是每-•卦下面的文字解釋,稱卦辭。卦辭是講卦的整體的象徵意義。

  爻辭:每卦有六個爻,爻就是交,爻也就是兩個斜線的 “十”字架,這個“十”字架代表地球的磁場和太陽、月亮的經 緯度。地球的磁場有一點偏,由西北偏東南,所以這個“十” 字架不是正的,而是像“乂” 一樣,是斜的。因為我們的老祖 先在造個字的時候,本身就是個圖案,爻字就是根據這種實質 的現象而來的,表示兩個斜着的“十”字架彼此交互的關係。 所以說爻者交也。卦中每一爻下面的文字就是爻辭。爻辭是講所显示的微妙變化。

  象辭:在古代認為大象是一種身體和力氣都極為龐大的動物,由於象的體形特大,很遠很遠就能看得見,乃至老花眼也 能看得到。所以《易經》便根據這種動物的現象,即一種龐大 的現象,對每一個卦作一個示意的說明,象就是現象。象下面 的文字就是“象辭”。

  彖辭:彖就是斷語,是對一件事情下的判斷與結論。據傳說,“彖”在古代是一種動物,“彖”的嘴巴能咬斷鐵。在《易 經》里很多地方都以動物來做代表,如龍、象、彖等等。因此, 《易經》就借這種動物的功能與現象,作決定性判斷的結論代 號。彖辭是對卦象的斷語,具有不易的絕對性和肯定性的結論, 所以就叫“彖辭”。

  彖辭是如何判斷呢? “彖者,言乎象者也”。也就是說,一 個現象出來了,就能加以判斷事情的結果。比如說有人生病了, 郎中(大夫)要給病人開方下藥,首先郎中要給病人進行診斷, 根據病人的現象,通過郎中判斷的病情,才可開方下藥。替如 患者表現出的是嘴唇發紫,鼻尖殷紅,不想吃飯,肚腹隱痛拒按,那就是腸胃有熱,腸胃上有炎症之象;如患者面黃肌瘦, 肚腹隱痛拒按,而腹內有聚塊,那則是肚內有蝴蟲之象;如患 者面色黑青,肚腹隱痛拒按,這是因長期腹空勞役或飲食不周 引起的嚴重胃病,是老胃病之象;患者臉色發紅,肚子攪痛, 頭暈,噁心,是中暑之象,等等。同樣都是肚子疼,卻反映出 的現象不同,郎中根據對患者表現出的各種現象,便可對症下 葯。所以說:“彖者,言乎象者也。”宇宙間萬事萬物的現象一 出來,通《易經》,有智慧的人就能準確地加以判斷各種事的情 由,這就是彖辭的意義。

  現象的故事:在前蘇聯衛國戰爭期間的一次戰鬥中,有一位哨兵被派往前沿陣地偵察敵情。

  他奉命警惕地觀察着陣地前那片樹林的動靜。那天晚上的天氣不太好,不停地刮著寒風,樹林中密密的樹枝基木是朝着 一個方向隨風擺動,發出陣陣沙沙的聲響。

  忽然,他發現有一個樹枝不是順風向而傾斜,而是逆風而立並略有逆向傾斜,他感到非常奇怪。按照常理來說,樹枝是 不會逆風而立的。這其中一定有其他的什麼原因。他根據這個 “現象”,仔細地想了片刻,意識到前方很可能有德軍的埋伏。 於是,他連忙給部隊發出了炮擊的信號,引導蘇軍的炮火轟擊 這片樹林。事後,清掃戰場的時果然發現了不少德軍的屍體。

  原來,有一小批德軍士兵正潛伏在蘇軍陣地前的小樹林里伺機偷襲。可在潛伏過程中,有一個德軍士兵感到很疲勞,他 把身上的水壺和乾糧袋解下來掛到了身旁的樹枝上。正是這個 水壺和乾糧袋的重M,使樹枝彎到了逆風的方向。那個蘇軍哨 兵發現了這一反常現象,從而懷疑有敵人埋伏,最終確保了陣地的安全。

  從這個事例中我們可看到,蘇軍哨兵通過觀察自然變動的 “現象”,分析“動靜”的常理,才能夠從一個“象”中發現其 背後隱藏的奧秘所在。

  這就是“彖者,言乎象者也”,判斷事物,要根據現象才能做出斷定。

  “爻者,言乎變者也”。“爻”是爻辭,每爻下面有一個解釋,為爻辭。爻辭是有什麼用呢?爻辭是在講卦爻變化的道理。 爻辭是講宇宙多種事物交互變化的關係。卦里的每一爻每一爻 都相互關聯,宇宙間的萬事萬物彼此也都有關聯,都在不停地 交互變化。所以說,爻者,言乎變也。

  臂如“乾”卦,初爻的爻辭是“潛龍,勿用”。表示為在初始階段,像一條龍一樣處在相對靜止之中,伏在深淵,循世無 聞,不輕舉妄動,意指暫時不宜施展才能,不會有明顯的發展。 要變在二爻,事態就有了完全不同的變化。二爻爻辭是“見龍 在田,利見大人”。表意是:隨着時間的發展,像一條潛龍出現 在田野,又如種子胚芽破土而出,嶄露頭角,有利於大才大德 之人出世……爻在變,體現意義也在變。

  六十四卦共有三百八十四個爻。其中陽爻一百九十二個, 陰爻一百九十二個,乾卦為老陽,每爻三十六策;坤卦為老陰, 每爻二十四策。乾卦總策數是6912策,坤卦總策數是4608策, 乾坤兩卦的總策數為11520策。因此,古人就是利用這個“爻” 的策數作代表,曰“世界萬物變化的数字”。孔子在《繫辭》下 傳里曰:“爻也者,效天下動者也;” “爻象動乎內,吉閃見乎 外。”《繫辭》上傳曰:“爻者言乎變者也。” “每卦六爻,皆仿 效天下之物而發動也。言爻者,效此物之變動也。”爻的本質特 征在於“交”和“動”。

  古人認為:卦和爻的關係是“體”與“用”的關係,卦是 物之體,爻是物之用。這就是“爻者,言乎變者也”。


原地址:https://www.3833999.com/yjzp/150909.html
点击阅读全文
版权声明
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声明:部分内容来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!
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